婚姻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。婚俗領域移風易俗是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事,是人民群眾操心的事,是社會輿論關注的事。
民政部高度重視婚俗改革工作,2020年印發(fā)《關于開展婚俗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》,2021年分兩批共確定了32個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(qū)。試點工作開展以來,婚俗改革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。高價彩禮、大操大辦、鋪張浪費等得到有效遏制;結婚頒證服務、集體婚禮等,廣受新人歡迎;婚姻家庭輔導服務普遍開展,婚姻家庭服務長效機制初步建立;黨員干部的婚喪嫁娶行為形成規(guī)范,婚喪習俗改革普遍納入村規(guī)民約、居民公約;內容鮮活、形式新穎的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活動深入人心。 2022年12月30日,民政部召開全國婚俗改革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,系統總結交流婚俗改革經驗做法。會上,浙江省、內蒙古自治區(qū)、河北省河間市、上海市奉賢區(qū)、浙江省三門縣、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(qū)、河南省寧陵縣、廣東省廣州市介紹了開展婚俗改革的經驗做法?!吨袊裾冯s志1月上刊發(fā)專題道,選登了8個地方的會議發(fā)言。
廣東省廣州市實施“五大工程”打造創(chuàng)新服務品牌
廣州市立足特色優(yōu)勢,不斷完善工作機制,健全婚姻服務措施,實施“五大工程”,打造創(chuàng)新服務品牌,婚俗改革工作不斷取得積極成效。
打造最美婚姻登記處“一流陣地”,婚姻服務設施全面提檔升級。市、區(qū)兩級黨委、政府先后投入經費4500多萬元,新建、改建、擴建12個婚姻登記服務場所,全市婚姻登記處頒證廳、婚俗文化展示廳(館/長廊)服務面積均超2000平方米,不定期開展婚姻家庭輔導、集體頒證(婚禮)、婚俗文化宣傳等活動,婚姻登記服務場地、硬件設施和服務供給全面提檔升級,有力滿足群眾服務需求。
創(chuàng)新結婚頒證集體婚禮“兩項儀式”,婚俗新禮儀引領新風尚。在傳統文化街區(qū)、公園景區(qū)、城市廣場和網紅打卡點打造“花城有囍”戶外頒證點,建立特邀頒證嘉賓庫,提供結婚頒證遠程觀禮和特邀頒證服務,弘揚文明健康、低碳簡約的現代婚俗新風。舉辦形式多樣的“花城有囍”集體婚禮,近年舉辦近20場,累計有1500多位新人及親友參加。
創(chuàng)立婚姻家庭輔導“三維平臺”,婚姻服務內涵不斷拓展。搭建婚姻家庭輔導隊伍平臺、線上線下融合平臺和婚戀交友平臺,形成多層次、廣覆蓋、便捷化的服務格局 。全市投入經費450多萬元,組建專業(yè)服務隊伍11個,培育輔導員50多人、志愿者300多人,近年來舉行線上線下活動140多場次,服務1.5萬多人次,2021年離婚人數同比下降16%。成立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機構和婚姻家庭專家委員會,設置專兼職調解員1100多名,建設省級“舒心驛站”10個、心理咨詢室30個,調解案件超2600件,有效排查化解群眾婚姻家庭矛盾糾紛。通過多種活動幫助青年群體樹立正確婚戀觀、家庭觀,去年以來服務群眾3萬多人次,牽手成功1500多對。
順利落成婚俗改革“四大陣地”,婚姻文化資源集聚發(fā)力。強化資源整合和經費保障,鼓勵社會力量參與,建成廣州從化婚俗文化館、廣州婚姻文化研究院、新時代文明實踐站、“花城有愛”驛站婚俗文化宣傳陣地,打造集實物陳列、多媒體宣傳、互動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婚俗文化教育基地,搭建理論研究平臺,將家風家教活動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總體布局,在社區(qū)開展公益講堂、糾紛調解、家庭教育等服務,推動全社會形成正確的婚姻家庭價值取向。
全力推進婚俗文化產業(yè)“五大項目”,婚俗改革迸發(fā)新活力。市政府將發(fā)展婚俗文化產業(yè)寫入政府工作報告,推進實施婚俗文化產業(yè)“五大項目”,即建設婚慶產業(yè)園、打造婚慶文旅品牌、舉辦婚慶博覽會、建成“婚紗一條街”和創(chuàng)新婚慶特色服務,引進社會力量打造集研學、婚禮、餐飲、酒店為一體的生活旅游婚慶體驗基地,搭建婚慶文化旅游產業(yè)共享平臺,推動婚俗改革與新時代群眾需求有機結合、良性互動,激發(fā)婚俗改革新活力,積極探索婚姻服務、婚慶產業(yè)和市場資源整合發(fā)展新路徑。
浙江省結婚大事簡約“不簡單”
近年來,浙江省以婚俗改革為總牽引,扎實推進婚姻管理高質量發(fā)展,和諧婚姻家庭建設工作成效顯著,為全省高質量發(fā)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(qū)貢獻了民政力量。
領導重視、高位推動。一是強化頂層設計。省委、省政府將婚俗改革作為“浙有善育”重點任務,納入文明城市及地方年度工作考核。省委副書記、省政府副省長牽頭,每兩個月召集領導小組例會,常態(tài)化研究部署、高位推動。二是強化資金保障?;樗赘母锕ぷ骱蜆藴驶ㄔO等經費納入財政預算,全省各地加大投入,2020年以來共投入2.26億元。三是黨員干部帶頭。各地黨員干部帶頭文明節(jié)儉辦婚喪,簽訂責任書,列入考核并實行報備制度。
健全機制、高效協同。一是細化方案抓落實。省民政廳先后出臺《全省婚俗改革試點工作方案》《關于推動家宴移風易俗操作細則》等一系列文件。聯合多部門出臺構建新型婚育文化、婚姻家庭輔導教育、開展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等文件,協同推進婚俗改革。二是持續(xù)深化廣覆蓋。確定一個國家級(三門縣)、37個省級、48個市級婚俗改革實驗區(qū),省市縣鄉(xiāng)(鎮(zhèn))村五級聯動推進婚俗改革。各實驗區(qū)形成黨委領導、政府牽頭、民政主抓、部門聯動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。三是鞏固成果促長效。省民政廳出臺標準化建設和婚俗改革評估驗收、婚姻登記員服務禮儀規(guī)范等制度。
建強陣地、做優(yōu)服務。一是高質量夯實婚姻登記工作基礎。修訂出臺《浙江省婚姻登記工作規(guī)范》,開展內地居民婚姻登記“全省通辦”。聯合多部門出臺10個規(guī)范性文件,建立妥善處理婚姻登記案件協作機制,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。二是高標準建設暖心服務婚姻登記機關。全省101家婚姻登記機關場所建設全部符合3A級以上標準,4A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普遍設立婚俗文化展示館(廳、廊)等。三是常態(tài)化創(chuàng)新特色頒證和集體婚禮。建成特色戶外頒證基地99個,健全特邀頒證師制度,開展集體頒證活動1643次,舉行集體婚禮242次。四是全方位深化婚姻家庭輔導教育?!罢憬』橐黾彝ポo導平臺”線上平臺累計提供個案輔導1.7萬人次。全省婚姻登記機關共提供線下個案輔導服務50萬人次,離婚輔導成功率48.3%。推出“婚前教育”云課堂專欄,各地舉辦線上線下新婚課堂等活動2533場,服務群眾108.3萬人次。各地大力推進婚姻家庭輔導進社區(qū)(村),設立服務站點1082個。
整合資源、營造氛圍。一是社會組織助力婚俗改革。推動成立5家市級、13家縣級婚姻家庭協會,組建專門服務隊伍。聯合省臺辦連續(xù)5年舉辦浙臺婚姻家庭文化之旅活動。省婚姻家庭協會成立100余人專家志愿者服務團,開展婚姻家庭指導和法律服務公益活動,舉辦婚姻家庭輔導師培訓班。二是自治組織推進移風易俗。發(fā)揮村民議事會、紅白理事會、鄉(xiāng)賢理事會、道德評議會等自治組織作用,2023年底實現婚喪禮俗倡導性標準在行政村全覆蓋。全省各村(社區(qū))開展村規(guī)民約(社區(qū)公約)和自治章程的修訂完善工作,普遍將婚事簡辦、文明婚俗等新型婚育文化融入其中,引導群眾樹立文明新風。三是多元平臺弘揚婚俗文化。各地搭建家風家教、簡約婚禮、婚姻家庭文化教育等示范基地84個,開展金婚慶典、婚姻家庭法律文化宣傳、好家教好家風好家訓宣傳等活動810場。
內蒙古自治區(qū)扎實推動婚俗改革弘揚新風正氣
新時代新征程,內蒙古自治區(qū)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婚姻家庭的重要論述精神,多措并舉,扎實推動婚俗改革,弘揚新風正氣。
提高政治站位,構建婚俗改革新格局。一是強化頂層設計。自治區(qū)印發(fā)《開展婚俗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》,積極推進婚俗改革工作規(guī)范化和制度化。包頭市青山區(qū)、赤峰市紅山區(qū)、烏蘭察布市集寧區(qū)等試點地區(qū)分別成立了由區(qū)委書記任組長、區(qū)長任常務副組長、區(qū)直機關單位和部門為成員的婚俗改革領導小組,并建立了周報告、月通報制度。二是強化政策集成。將婚俗改革納入內蒙古自治區(qū)《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,將家庭和睦、夫妻互敬、喜事新辦簡辦等婚俗新風納入《村規(guī)民約(居民公約)實施方案》。紀檢監(jiān)察部門在《關于對黨員領導干部操辦婚喪嫁娶等事宜的規(guī)定》中明確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舉辦紅白喜事的標準,并實行備案制。三是強化資金支持。自治區(qū)本級福彩公益金可用于婚姻登記服務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、設備更新改造及購買服務等方面。截至目前,全區(qū)各級政府投入婚俗改革工作經費共計1.59億元。四是強化目標定位。將婚俗改革重點確定為:喜事新辦,倡導簡約綠色婚禮;喜宴簡辦,杜絕鋪張浪費行為;隨禮有度,抵制非正常人際關系。
夯實基礎、提升質效,搭建婚事新平臺。一是服務升級惠民生。為婚姻當事人提供相關法律法規(guī)的專業(yè)指導和幫助,實行“5+2”全周無休登記,深入街鎮(zhèn)社區(qū)(村)開展流動補領登記服務。二是硬件升級促發(fā)展。如烏蘭察布市集寧區(qū)推行“婚俗改革+民俗傳承”,以國家5A級標準打造了集寧區(qū)中式婚姻登記綜合保障中心。三是文化園建設助改革。如包頭市青山區(qū)建成了東達山民俗婚俗文化園,通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塑花饃、剪紙藝術講述民俗婚俗文化故事。
塑造典型、強化宣傳,營造婚俗新風尚。一是唱響一個旋律。出品《婚事》等公益宣傳短片和舞臺劇。整合社會組織資源,成立婚俗改革志愿服務隊。充分利用電視、宣傳車、微信、抖音等多種媒介,常態(tài)化宣傳婚俗新理念、婚俗改革政策等。二是選樹一批典型。開展“婚俗改革模范夫妻”等評選活動,樹立婚俗改革典范。三是組織一批活動。利用特殊日子,策劃集體頒證、集體婚禮等活動,特邀金婚老人、勞動模范等作為頒證員、證婚人,講述家庭故事,傳遞家庭責任。
高質量推動婚俗改革“品牌化”。一是擴大試點范圍。在3個國家級婚俗改革試點地區(qū)基礎上,確定8個婚俗改革試點地區(qū)。二是提升結婚登記頒證服務。各婚姻登記機關向新人提供個性化頒證服務,戶外草坪、健康騎行等集體婚禮家喻戶曉。三是提升婚姻家庭輔導服務。設置家庭輔導調解中心,引入專業(yè)社會組織,把調解作為解決婚姻家庭糾紛的前置程序,接案率達 80%,有效率達41%。在社區(qū)設立婚姻家庭輔導站,派駐婚姻家庭咨詢師與居民群眾進行有效溝通,協助社區(qū)組織開展婚姻家庭輔導、婚俗改革宣講。四是提升婚前教育輔導服務。開展婚前輔導進社區(qū)、進校園,引導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、婚戀觀。
河北省河間市強化“四個引領”擦亮婚俗改革底色
河北省河間市被確定為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(qū)以來,在突出黨建引領的同時,大力發(fā)揮品牌、制度、示范引領作用,婚俗改革取得初步成效。自2021年4月至今,全市共辦理新婚登記4726對,其中“零彩禮”“低彩禮”占比88%,每樁婚事花費比之前平均減少7-15萬元。
強化黨建引領,讓管理的組織體系強起來。一是成立由市、鄉(xiāng)、村三級書記任組長的婚俗改革實驗工作領導小組,建立聯席會議制度。搭建婚俗改革實驗平臺,打造集溝通聯絡、發(fā)現問題、信息歸集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指揮調度中樞。二是全市563個行政村、76個居委會,全部建立紅白理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。黨支部書記兼任理事長,定期舉辦紅白理事會成員培訓班,加強紅娘自律管理。三是建立“未婚大齡青年數據庫”,線上婚戀服務、線下聯誼交友有益補充,破解不同區(qū)域聯姻難問題。四是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站)、家風家教傳承基地、婚姻家庭協會,開展婚戀新風宣傳培訓。五是開展大齡未婚青年職業(yè)技能培訓。
強化品牌引領,讓厚植的新型婚姻文化強起來。一是將婚姻登記場所搬入詩經公園,建成全省第一所公園式婚姻登記機關。河間是詩經文化發(fā)祥地,精選詩經詩篇制作婚書,將詩經故事“嵌入”講堂,營造詩經與婚俗結合的文化氛圍。二是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。配備專職頒證員并邀請市領導、市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、道德模范、勞動模范等為頒證嘉賓,定期為“零彩禮”“低彩禮”新人頒證。改革以來,90%的新人參與頒證。三是開設婚姻家庭輔導工作室,組建“小桔燈”婚姻家庭輔導志愿服務隊,組建婚俗改革宣講團,常態(tài)化開展婚前輔導、婚姻家庭關系調適和離婚輔導等服務。自2021年6月以來,共開展“幸福講堂”進鄉(xiāng)村宣講164次,為新婚夫婦開展健康講座88次,為欲離婚雙方進行心理疏導287對,婚內心理調適593對。四是持續(xù)開展5·20“零彩禮”集體婚禮,引領婚戀新風尚。
強化制度引領,讓剛性的制度約束強起來。一是制定《河間市婚事新辦手冊》等,將婚俗改革相關內容寫入《村規(guī)民約》,并適時完善。二是將婚俗改革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年度綜合考核指標體系,制定出臺《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監(jiān)督檢查辦法(試行)》,鄉(xiāng)鎮(zhèn)設立鄉(xiāng)風民俗“紅黑榜”,為黨員干部戴上“緊箍咒”。
強化示范引領,讓宣傳的氛圍強起來。充分發(fā)揮示范引領作用,在全市努力營造婚俗新風尚。一是抓好“三個示范”,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、引導公眾人物文明設宴、引導適婚青年參加集體婚禮和集體頒證活動。二是重點培育先進村鎮(zhèn)。詩經村鎮(zhèn)二十里鋪村發(fā)揮詩經發(fā)源地文化優(yōu)勢,建立全市第一個村級婚俗改革主題游園;興村鎮(zhèn)大莊村、沙河橋鎮(zhèn)西舊館村和里昌村建起集中承辦婚事活動場所。三是充分運用“傳統+現代”“線上+線下”模式,全媒體廣泛宣傳先進典型,潛移默化引導群眾轉變觀念。
上海市奉賢區(qū)打造賢城海派婚俗新風尚
上海市奉賢區(qū)以賢美為魂、創(chuàng)新為要、惠民為本、共治為綱,凝心聚力,積極譜寫海派婚俗新篇章。
賢美為魂,內涵孕育賢城婚俗新氣象。一是深耕“修身美育”工程。把婚俗新風尚建設納入“美育工程”三年行動計劃,通過“圓夢行動”、滬浙“慈善孝賢”五地平行論壇、“賢風家韻”等活動以及“最美家庭”等評選,發(fā)揮234個齊賢修身示范陣地作用,吸引289萬人次參與。二是突出“家風家教”傳承。推出“傳承好家訓、培育好家風、構建好家庭”家庭美育行動,舉辦新時代“好家風”大討論大展示,加強好家風好家訓陣地建設。三是專設婚俗改革宣講。組建婚俗改革宣講團,開展宣教活動560場次、主題實踐活動85場次。
創(chuàng)新為要,多元平臺演繹賢城婚俗新風尚。一是創(chuàng)新“婚姻聯誼”交友平臺。搭建“緣定賢城”“四季戀歌”等交友平臺,開展線上、線下相親活動。實驗區(qū)建設以來,舉辦青年聯誼活動16場、婚戀講座42場、婚前保健科普宣傳31 場,受益2萬多人次。二是創(chuàng)新“賢人頒證”服務品牌?!百t人頒證”是上海民政系統“十佳服務品牌”,也是奉賢“十大最受市民歡迎修身項目”。實驗區(qū)建設以來,為上萬名新人播下家庭美滿幸福種子。三是創(chuàng)新婚姻家庭輔導平臺。創(chuàng)設“幸福學堂,和美家庭”線上課程。設立區(qū)婚姻家庭調解工作室、婦女援助窗口、家庭暴力投訴受理點、“白玉蘭”離婚勸和工作室、村(居)“婦女之家”等服務窗口,兩年來,接待各類咨詢調解1500人次,成功調解矛盾糾紛210件。
惠民為本,多維空間釋放賢城婚改新溫度。一是創(chuàng)建集結婚登記頒證點、婚俗展示、慶典儀式等功能為一體的“那年那天”婚慶廣場;啟動規(guī)劃設計奉賢區(qū)新婚姻登記中心項目,融入冷江雨巷、南橋源、水韻青村等江南古鎮(zhèn)建設中。二是創(chuàng)建婚俗文化修身陣地。新建上海孝親文化展示館,融入文明婚俗、好家風好家訓等展陳內容。推進奉賢區(qū)婚姻登記管理所標準化建設,布置婚俗展示墻、父母感恩區(qū)。探索把文明婚俗文化融入郊野公園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載體。三是打造“家門口”婚慶場所。利用農村綜合服務中心、生活驛站,承辦為民惠民婚宴。組建村紅白理事會、志愿服務隊,全程跟進喜事新辦類型婚禮,推出“標準婚宴菜單制”,對執(zhí)行“婚宴新規(guī)”、響應“光盤行動”的給予200 元/ 桌優(yōu)惠。
共治為綱,多方聯動確保賢城婚改新品質。一是強化頂層引擎。建立區(qū)級聯席會議制度,倡導婚慶、婚宴、隨禮、獎懲“四項新規(guī)”,在街鎮(zhèn)實施宣講、陣地、服務平臺、婚禮場所、村規(guī)民約“五個一”考核,倒逼婚俗改革高效落實。二是聚力聯動推進。29家成員單位持續(xù)發(fā)力抓落實,組織部門聚焦黨員干部,紀檢監(jiān)察部門明確《黨和國家工作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工作口徑》,團委從青年著手,民政、文明辦、婦聯等部門組建“愛在賢城”聯盟,各街鎮(zhèn)納入文明村(居)、齊賢修身達人等評選,社會組織發(fā)布婚慶行業(yè)自律倡議。三是賦能基層自治。充分發(fā)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組織鄉(xiāng)賢達人帶頭簽訂文明婚禮承諾書。把婚俗改革寫入村規(guī)民約,實現全區(qū)13個街鎮(zhèn)、299個村(居)全覆蓋,充分激發(fā)群眾內生動力。
浙江省三門縣倡簡約有愛促和合一生
浙江省三門縣圍繞構建新型婚育文化,以改革思維破題、暖心服務化人,城鄉(xiāng)一體發(fā)力,全力打造和諧之城、善治之城、幸福之城。
聚焦全縣域覆蓋,構建多層次婚俗陣地體系。堅持從陣地源頭抓起,重點打造“一十百”婚俗陣地?!耙弧笔堑壙h級婚姻登記中心。以主題式、分區(qū)域、特色化為方向,率先在全省建成5A級標準婚姻登記處、首個中式風格婚姻文化基地,向新人傳遞傳統婚姻儀式之美。“十”是“一鎮(zhèn)一品”打造十個示范基地。以“海誓三門”為主品牌,在全縣所有鎮(zhèn)街建設婚俗文化基地,形成縣域“半小時浪漫圈”?;亟ǔ梢詠恚?0%以上新人參與體驗。“百”是精心打造百個新風打卡點。建成婚俗喜慶文化街區(qū)、愛情斑馬線、新風網紅墻等30 個,累計改造婚俗景觀600余處,“山海情”“情定琴江”等特色婚禮打卡線路一推出就廣受歡迎。
聚焦全生命周期,構建暖心式婚姻服務體系。一是增強領證儀式感。常態(tài)化、制度化開展頒證活動,并延伸至鎮(zhèn)街一級,累計舉辦各類頒證活動40余次。在婚姻登記中心開辟婚禮儀式第二大廳,讓新人提前體驗各式婚禮流程,新人參與度100%。二是增強婚姻保鮮度。經常性開展銀婚、玉婚、珍珠婚等活動,弘揚“風雨同舟、不離不棄、互敬互愛”的婚姻理念。三是增強調解專業(yè)性。在全省率先設立婚姻家庭服務指導中心,組建全省首個縣級婚姻家庭協會,建成鎮(zhèn)村婚姻輔導站28個,全縣離婚登記數連續(xù)3年大幅下降。
聚焦全社會參與,構建立體化移風易俗體系。一是婚俗禮儀標準化。與北京社會管理職業(yè)學院合作,制定頒證禮、金婚禮等十大婚俗團體標準,率先成立婚姻文化團體標準化專家委員會,婚姻家庭協會社團標準管理辦法成為全國團標。二是婚嫁儀式簡約化。全面推行簡約婚禮、隨禮封頂等制度,文明節(jié)儉辦婚事納入所有行政村村規(guī)民約,婚嫁支出下降20%以上。50家酒店、餐飲、婚慶等企業(yè)簽訂了行業(yè)自律公約,嚴控婚事活動標準。三是婚尚宣傳多元化。舉辦宣傳活動,定期開展評選,新婚戀觀蔚然成風,比如“海誓三盟?甬結同心”微心愿認領活動,新人把婚嫁節(jié)余資金用于公益事業(yè),幫助解決特殊家庭兒童求學等問題。
聚焦全過程保障,構建強有力組織領導體系。一是完善頂層設計。成立婚俗改革實驗區(qū)建設領導小組,制定婚俗改革試點、婚喪禮俗整治、移風易俗等“政策包”,實行專班化實體運作、清單化每周推進。二是加強工作保障。投入600余萬元改造提升縣級指導中心,每年財政安排5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婚俗改革??h鄉(xiāng)村聯動開展村社婚俗改革試點,為18個試點村配備心理咨詢師、調解員等57人。三是堅持黨員引領。推行“黨建+婚俗改革”,實行黨員干部、公職人員“十不準、一承諾、兩報告、一公示、兩嚴控”等制度,目前黨員干部辦喜事基本不收禮金。
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(qū)“1+4+5”模式引領婚俗新風尚
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(qū)將人民幸福作為“標尺”,探索形成“1+4+5”婚俗改革新區(qū)模式,為群眾提供沉浸式文明婚俗體驗,婚事新辦簡辦的文明新風蔚然興起。
培育一個品牌,彰顯婚俗改革內核引力。堅持自上推動與自下發(fā)動并舉,搭建政府主導、部門協同、多元參與的工作體系,成立由區(qū)委區(qū)政府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婚俗改革領導小組,各鎮(zhèn)街、區(qū)直部門也相應成立領導小組,將婚俗改革工作納入對村(社區(qū))考核內容,實現區(qū)、鎮(zhèn)街、村居、社會四方聯動,凝聚起婚俗改革強大合力,提煉形成“海誓山盟·愛尚西海岸”婚俗改革品牌。制作婚俗改革主題宣傳片,以品牌效應撬動社會資源廣泛參與。
健全四項機制,激發(fā)婚俗改革內生動力。一是堅持黨建引領機制。將婚俗改革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,實行喜事自律一承諾、一報告和三嚴禁。二是建立群眾自治機制。制定《紅事操辦標準規(guī)范》,修訂村(居)民公約,推行文明善行德育積分做法,將婚事新辦等納入鄉(xiāng)村治理評價體系。三是規(guī)范市場監(jiān)管機制。聯合行業(yè)協會商會,探索制定婚宴市場規(guī)范、婚慶禮儀投訴處理辦法,定期發(fā)布支持婚俗改革的婚慶公司和餐飲酒店“聯盟名單”。四是發(fā)揮典型示范機制。每年組織開展“文明家庭”等評選表彰活動,評選婚俗改革優(yōu)秀實踐案例。
打造五大場景,提升婚俗改革內涵張力。一是拓展婚姻家庭輔導場景。推動全區(qū)23個鎮(zhèn)街設立綜合性婚姻家庭服務站。整合區(qū)直部門資源,探索“法律(社工、志愿服務)+婚姻家庭”服務模式,提供婚姻家庭矛盾調處、心理疏導等菜單式服務。前移婚姻家庭輔導關口,為18.4萬駐區(qū)高校大學生開展婚姻價值觀教育公開課。組建“愛尚西海岸”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,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情感驛站,試點以來為760余對夫妻開展輔導服務,全區(qū)離婚率下降33%。二是創(chuàng)新婚姻登記服務場景。規(guī)劃景區(qū)式婚姻登記機關,在全省率先創(chuàng)新免費自助照相模式,出臺《結婚頒證服務規(guī)范》,建立頒證嘉賓庫,定期舉辦集體頒證儀式,讓婚姻登記更具儀式感。三是完善文明婚俗禮儀場景。建成金沙灘“愛情海灣”婚俗改革主題廣場等5處婚禮舉辦場所,帶動形成覆蓋全區(qū)的集體婚禮場所矩陣網絡。2021年以來,開展婚禮普惠服務28場,為新人節(jié)省婚禮舉辦費用200余萬元。四是搭建優(yōu)秀婚俗文化場景。深入挖掘祝家莊村“梁祝文化”內涵,打造“梁祝文化”市級非遺基地。建設區(qū)級婚姻文化展廳、鎮(zhèn)街婚俗文化主題公園、村居婚俗文化墻。舉辦文明婚俗大集,向全區(qū)群眾和適婚青年發(fā)放倡議書40萬余份。拓展媒體流動陣地,協調客運車、公交車通過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婚俗改革公益廣告,開展婚俗改革主題燈光秀,傳遞文明新風。五是豐富良好家風家教場景。深入挖掘孟家灘社區(qū)孟氏家族文化內涵,開展《孟子》等經典文化講解,引導居民傳承圣賢家風家訓。組織開展以“我愛我家”為主題的家庭情景劇進社區(qū)巡演活動,將“好家庭好家風好家教”納入全區(qū)中小學學習專欄,形成弘揚文明家庭家風家教的良好氛圍。
河南省寧陵縣革除婚俗陋習建設美麗寧陵
河南省寧陵縣積極探索婚俗改革的新途徑、新辦法,狠剎大操大辦、鋪張浪費、天價彩禮等不正之風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
完善工作機制,高位推進改革。寧陵縣委、縣政府把婚俗改革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,優(yōu)化提升了婚俗改革領導小組,縣委書記任組長,縣長任第一副組長,相關職能部門和鄉(xiāng)鎮(zhèn)主要負責人為成員。紀委監(jiān)委對公職人員紅白事劃定“紅線”。組織部門將文明節(jié)儉操辦紅白事納入黨員干部管理和駐村工作內容。民政、團委、婦聯等部門積極引導青年樹立“不要車、不要房、自己家業(yè)自己創(chuàng)”新型婚戀觀。
加大扶持力度,挖掘服務深度。提升完善婚姻登記機關,增加頒證大廳、婚前輔導室、宣泄室、調解室、法律咨詢室等場所。在迎賓公園建設室外頒證廣場和相親廣場,打造“網紅打卡點”。將婚俗改革內容融入各村村史館、文化廣場、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宴會廳建設。
強化宣傳引導,改變傳統觀念。在媒體開設專欄,宣傳婚俗改革意義和典型做法,播發(fā)公益廣告。制作文化墻、好人榜、孝子榜,發(fā)放倡議書。開展孝老愛親、集體相親、集體婚禮等主題活動,2021年10月1日,在柳河破擊戰(zhàn)紀念館廣場舉辦了紅色集體婚禮。開展“樹新風、反鋪張”百米長卷千人簽名活動,號召有志青年爭做婚嫁新風踐行者。
制定約束標準,減輕群眾負擔。積極推進鄉(xiāng)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和監(jiān)督小組,制定《紅白事操辦章程》,實行婚喪事務事前勸導、報備。鄉(xiāng)鎮(zhèn)對村紅白理事會和監(jiān)督小組建檔登記、規(guī)范管理,并根據縣制定的紅白事參考標準和婚嫁彩禮限高標準,指導各村在協商自愿的基礎上,制訂本村標準。石橋鎮(zhèn)孫遷村在全縣率先建立移風易俗館和移風易俗宴會大廳,宴席、煙酒都有統一標準,婚事飯菜加煙酒每桌花費不超300元,訂婚彩禮不超3萬元,倡導婚事新辦、勤儉節(jié)約。
創(chuàng)新平臺載體,拓展改革成果。一是借助統戰(zhàn)平臺,開展星戶評選。在全縣2.76萬名脫貧戶中開展“星級農戶”評選活動,設置移風易俗之星等類別。二是借助政協協商平臺,紅白事商量著辦。借助政協“有事好商量”議事平臺,召開村級“推進移風易俗、倡樹文明新風”協商民主議事會,將婚俗改革內容寫進村規(guī)民約。三是借助婚事新辦好家庭評選平臺,選樹先進典型。每年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婚事新辦好家庭評選活動,倡樹“浪費可恥、節(jié)儉光榮”文明新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