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經驗的槳手每到河流的轉彎處或險灘的面前,總會盯住河面仔細觀察,這就叫做“讀”河。在險灘的地方,水急浪大,礁石眾多。“讀”河就是要找出那些隱藏的陷井,并找出一條穿越險灘的最佳通道。要弄明白險灘是怎樣形成的,對行船有什么危險,首先要搞清楚水流的幾個基本形態(tài)。
險灘的舌部——當河床向下傾斜,平靜的水面出現白色的浪花,激流通常是在中心部分河床最深流速最快的地方。在兩岸靠邊和稍淺的地方,河水受阻而降低流速,這樣便形成了中間水流較快的現象。并且,中心較快的水流力量較大,進一步沖走了石塊泥沙,清除了阻力和障礙,并形成一個“V”形的舌部,“V”字的頂端通常指向最少障礙最小阻力的通道。
倒卷浪——完全露出水面的礁石容易發(fā)現,但有些藏在水下的礁石就暗藏玄機。當水流過礁石的頂部,匯入礁石后面的憩流(止水)時。河水形成反向的流動(向上游方向流動)。這種現象稱作倒卷浪,出現在半隱半現礁石的下游處。當礁石恰好處在水面之下,由于看不到水花,從上游方向很難發(fā)覺。要注意激流中較平靜的地方,因為水下的礁石會使激流分流,而且水流過礁石表面時是平行不起浪花的。如果上岸觀察,就可以從下游的方向來看,這時倒卷浪非常明顯。有些礁石被激浪所覆蓋,必須持續(xù)全神貫注地觀察才可以看得出來。如要是較大的潛藏較深的礁石,在其下游會有較大的倒卷浪,通常叫做“洞”。這種“洞”往往力量很大,可以輕易地把船掀翻。有些“洞”象抽水馬桶一樣,一旦誤入其中,好象被引力吸住,如陀螺般旋轉,很長時間陷在里面。因此,要不遺余力地避開。
直立浪——河水在陡峭下降的河床中流速較快,在較平緩的河床中流速就較慢。當流速快的水流遇到流速慢的水流,水流量無法及時排走,就會浪浪相疊摞起來,形成高高的直立浪。直立浪的大小與水量和落差有關。一般的直立浪都不會造成問題。如果直立浪很高但坡度平緩,最好的辦法就是船頭對準浪尖,直接騎過去。這種浪氣勢磅礴,在驚濤駭浪中穿行,感覺非常過癮。如果直立浪看起來很陡峭,這是很可能翻船的。應該選擇從浪的邊緣部分通過。因為邊緣部分往往角度較緩,高度也低些。但首先應該確認是直立浪還是水下礁石。水下礁石在激流沖過時也會激起沖天大浪。只不過礁石激起浪散亂不齊,而直立浪則顯得非常有規(guī)律。
轉彎——通常,最深和最快的水流在轉彎處的外道。河水的趨勢是把船推向轉彎的外道,正是礁石和其它危險情況較多的地方。一般要求在轉彎時要把船調整在四十五度角,并保持在里道的位置上。一旦有必要,利用河水的力量可以較容易地劃到外道上去。但如果想從外道往里道劃則很困難,因為要克服河水的全部阻力。
洄水——在礁石后面或兩岸突出部分后面,河水的流向與主流相反,向上游方向流動,這稱之為洄水。河流轉彎處里道的憩流也稱為洄水,盡管此處的水不流向上游方向,在主流和洄水交錯的地方有條洄水線,也稱為洄水柵。這條洄水柵非常霸道,沒經驗的新手看不出來,不會利用兩股水流力量的話,有可能被困上數小時而劃不出來,在洄水中打轉轉。另外,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在洄水線處有兩股不同方向的水流在打架,遇到強勁的洄水線,萬一不慎也會平“地”翻船。洄水對行船是非常有用的,可以利用洄水停船上岸、偵察激流險灘、建立營救點、等待落后的同伴等等,但那些旋轉渦流狀的洄水應該注意避開。
“讀”河不是一門科學,沒有精確的定理公式。要把“讀”河作為一門藝術來看待。在礁石與巨浪,渦流與“洞”組成的布滿陷井的險灘上也沒有太明顯的標志。槳手只能憑經驗在激流險灘中劃出一條想象中的通道,并力爭沿這條通道穿過險區(qū)。另外,激流險灘從水平面看時與從岸上看是不一樣的。因此,有經驗的槳手在“讀“河時已確立了備用方案,以便在無法進入原定路線時不致手忙腳亂。
(來源:清遠旅游網)